??我问何事,工程处的同事却让我猜起了谜语,说去了就知道了。想来也许是工作压力太大,我的这位同事也需要开点玩笑来放松放松,打趣我一翻。正想回绝,可回头一想,反正今天也是要去北大堤上转一圈的,又何必在乎多跑些路?而更巧合的是,在这一天,省上来了一个检查团,恰好和我们的行程相撞,不得已只好给省上的领导让路,到底把我“赶”到了7标段。
??工程处的同事一早等在7标段,看到我来,他笑着打趣我说:“大忙人还真来了啊。”
??“哪有你忙啊,一天到晚在大堤上。”我也笑着回应。“说吧,什么事?”
??“你最近不是在搞一些工程先进个人的稿件嘛,这里就有一个,是个总工,老水利人了,特别负责任。而且还有一件事,就是在这个标段,3个取土场已经复耕了。”我的这位同事总算把事情讲了出来。“来,给你介绍,这位就是7标段的总工张武义。”
??“欢迎!”正说着,一个穿着工作服,头发已经有些斑白的人从7标段的项目部里走了出来,将我们迎进屋内,这就是张武义。
??张武义今年54岁了,作为一个已经在水利上干了37年的老水利人,他的认真和负责在整个公司都是出了名的。在北大堤加宽加高工程中,张武义的任务很简单,就是管理和协调。管理什么?机械、人员。协调什么?还是机械和人员。
??在工程开始之前,张武义就做足了充分的准备,先是在开工前一周内带着几个人用洛阳铲打了上千个点,测试土质,为取土场定点,然后又在300余台车辆中挑选出160台车辆,保证机械质量。而这些都是在工程开始之前张武义所做的。
??张武义的这些工作并没有吸引起我的注意,我觉得他只是在做所有总工都在做的事情。只可惜我的那位同事在我来到后便告辞而去,我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和张武义闲聊。
??“张工,你每天工作多长时间?”我望了望窗外的天,乌云密布,怕是要变天了,我开始寻思如何能尽快结束谈话,便随口问道。
??“不确定,不过每天晚上12点到3点是固定的。”张武义答道。
??我愣了一下,“12点到3点?每天都是?”
??“是,晚上人容易犯困,有时候施工就会出现纰漏,所以我必须到工地上去检查一遍,确保工程质量。”张武义的回答让我一下子提起了精神,看来我的那位同事说张武义认真负责还真是有道理的。
??张武义的话突然提醒了我,在这个标段还有取土场复耕一事,这个事情倒是很值得注意,在10个标段中,也只有这个标段的取土场复耕了。也因此让群众多收了一季庄稼。于是,我提议,向去复耕的取土场看看,顺便路过工地,也看看施工的场面。张武义欣然同意。
??汽车驶上大堤,大堤下的工地一片繁忙。走了一段,张武义突然掏出电话,电话是打给现场的管理人员的。“谁在开压路机?让他从压一遍。开歪了,怎么能压得实?从压。”张武义的目光望着大堤下一台正在工作的压路机,一边说道。
??? 我顺着张武义的目光望去,一台压路机压过的痕迹略微有些偏移。“张工,真负责啊。”我感慨道。
??“工程质量不过关,我们怎么对得起群众?”张武义没有回头,继续看着大堤下的压路机对我答道。“再过最多两周,就差不多能完工了,质量第一啊。”张武义说。
??我开始对张武义这个人有些感兴趣了,正想多聊几句,取土场却已经在望。“从4月1日到现在,两个月过去了,其实有效的工作日只有一个月左右,一下雨就得停工一周左右,不过停工归停工,一旦下雨,我们就帮助群众复耕,从4月20日左右就开始了。”张武义指着前方的一片取土场说道。
??驶下大堤,眼前出现的是一片100余亩的玉米地,玉米已经长出30公分的样子。可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,这片玉米地,是一片凹进地面约1.5米的地。这就是7标段最早复耕的一个取土场。
??“就在我们通知群众复耕的时候,群众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,他们都以为今年的玉米已经没法种了,直到我们帮着他们把地丈量好,推平,他们才相信。群众高兴啊。”张武义指着面前的这一片地,笑着说。
??“其实,渭河综合整治本来就是为老百姓谋取福利的好工程,我们这样做也是给老百姓谋福利。”张武义说道。“复耕那天,群众都说我们给他们办了件大好事,看看这玉米,如果没有洪水,又是一季收成啊。”
??“还有,我们现在搞的这个工程是民心工程,你说我能不负责吗?群众看着我们搞,我们当然要对群众有所交代,这也算是我们为群众所作的一件实事吧。”张武义说。
??“是啊。”我答道。“看那大堤也快完工了,这段日子,张工还得好好辛苦一段时间吧。”“不出意外,应该能如期完工,没多久喽……”我和张武义的目光都聚集在大堤上。
??天空乌云尽退,又是一个好天气!
??? 作者:记者 彭一鹏??来源:渭南新闻网